资讯中心
安徽创新七项融资贷款新模式为小微企业解渴
发布:2012-09-29 16:56:13 浏览:884
    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之一。记者近日在安徽采访中发现,该省各地、各部门在当前融资环境更加趋紧的环境下,探索出七种不同的融资贷款新模式为小微企业“解渴”。
  安徽各地纷纷创新融资模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据统计,全省38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共对31360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613亿元。
  一是“商会授信”模式。由银行向商会整体授信,解决会员企业融资难题。李增流介绍说,今年,安徽省工商联与杭州银行合肥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该行给予省工商联所属行业商会及会员企业授信30亿元。此外,民生银行(5.67,-0.05,-0.87%)也向安徽省电线电缆商会、省轴承商会分别授信3亿元、1亿元。
  二是“联保贷款”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自愿的基础上,本着互相担保、风险共担的原则,以企业和银行双调查为主、商会推荐为辅,由5-10户商会会员企业自愿组成共保联合体,联保成员共同承担贷款违约的连带责任。
  记者采访了解到,安徽蚌埠市福建商会就通过“联保贷款”融资模式,帮助具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会员企业有效缓解融资难题,仅2010年,商会就为会员企业成功办理了联保贷款及授信达2000万元。此外,安徽省管材业商会也组成了9个联保体,每3-4户为一个联保体,民生银行已给5个联保体发放贷款总金额近8000万元。
  三是“互保基金”模式。这种模式由合肥市钢铁贸易商会发起,并设立了合肥市钢贸互保基金,委托合肥市创新担保公司管理运作,凡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参加,并与创新担保公司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被担保企业须按担保金额的8%向基金专户缴纳担保基金,全体会员以所交基金对全体会员的担保及贷款承担连带责任。受托的创新担保公司根据担保管理办法,自主进行风险评价和判断,将符合条件的钢贸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为钢贸企业架起与银行沟通的桥梁。
  四是“担保商会”模式。安徽省工商联介绍说,担保商会是由工商联牵头、金融机构参与、中小企业自发成立的具有团体法人性质的会员制担保机构,以互助性、非赢利性、中介性为宗旨,主要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会员企业加入担保商会需交纳一定的担保基金,贷款不交纳任何费用,不增加企业负担,并可以顺利地实现贷款融资。
  五是“应急基金”模式。在安徽繁昌县,工商联组建成立繁昌县中小企业互助会,建立“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要求互助基金初始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县财政注入引导资金不低于300万元;会员企业筹集基金不低于1700万元。“基金”以应急、互助、安全为基本原则,不以赢利为目的,为会员单位还贷间隙期资金周转困难和特殊经营资金困难提供“过桥”服务。互助基金借款期限一般控制在半个月之内,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有会员23家,认缴资金达1800万元,累计为会员企业提供互助资金202笔,总额达3.61亿元,为会员企业解决资金融通、防止资金链断裂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是“金融超市”模式。这种模式由芜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立,将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产品汇总在统一平台上,经过注册的小微企业也可以发布金融需求,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七是“互助互救”模式。安徽省工商联介绍说,这一模式由商会出面,让资金宽松企业帮助资金紧张企业,协调大企业支持小企业,商会会长企业帮助会员企业,以及商会成员齐伸手,帮助会员企业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