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百年品牌呼唤新徽商
发布:2010-04-10 19:30:47 浏览:731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清朝中叶起,徽商雄居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尤其在盐茶业贸易上独执牛耳。最鼎盛时,"钻天洞庭遍地徽""无徽不成镇"。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王致和、胡开文、胡玉美、张恒春、胡庆余、汪瑞裕……它们历经战火的洗礼、朝代的更迭而顽强地生存和发展,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徽商近年来成了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频频被经济界和学术界等社会各界的目光所触及。2003年首届中国徽商大会隆重召开,700多名海内外企业家和著名学者莅临这次盛会,其中包括中国企业排行榜500强中近200家企业的"掌门人",他们广泛探讨徽商精神、徽商文化以及徽商经营理念。今年11月,2004国际徽商论坛又在安徽黄山举行。外经贸部原部长石广生,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商业部原部长胡平等名流济济一堂,就"经济与文化互动"这一主题纵论徽商,共谋安徽经济文化发展大计。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在时隔多年以后,尘封已久的徽商话题再度被提起,是有深刻的现实原因。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安徽率先在北京开设了窗口企业,创出了自己的牌子。但在其他省份纷纷抢占首都市场的时候,安徽人开的商店却闭门歇业,退出了北京市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于祖尧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安徽人曾宣称"把安徽建成家电大省",安徽也曾创立了一批家电名牌,但是现在却纷纷改换"姓氏",产权流落他人,安徽人充当别人的打工仔。
    虽然品牌和企业的优胜劣汰是经济界自然规律,但做大百年企业、做强百年品牌是每个企业家的梦想和心结,几百年前徽商的崛起及其后的衰落,对今天的企业家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
诚信扛起徽商百年大旗
    清代婺源茶商朱文炽在广州经营茶叶,一次贩运新茶错过了上市期。尽管手下的伙计再三劝阻,他在每笔交易契约上都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他宁愿亏折数万两本银,也要保住他的经商信誉。朱文炽只是徽商"以诚经商"的一个缩影,徽商之所以能立百年而不倒,诚信是其根基。
    1782年,安徽绩溪人胡天注在休宁创办了"胡开文墨店","胡开文"墨制作技艺清湛,并加入金箔、冰片、麝香等独特的配方,"落纸如漆,万载存真",成为徽墨中的代表之作,是书写绘画必不可少的佳品。"诚实守信"一直是胡开文墨店经营的宗旨。清末胡开文墨店有一批墨锭未按规定制作,此事被发现后,令各店各坊立即停售这批墨,卖出去的也以高价收回后予以销毁。时至今日,毛笔和墨早已不是日常书写的主要工具,但是"胡开文"还是如百年前一样广受欢迎,经常作为国礼馈赠给国际友人。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爱不释手,无限感慨道:"中国徽墨是受人欢迎的艺术珍品,我们从徽墨的艺术上看到了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化。"
    在所有的徽商中,名头最响的可能当属"红顶商人"胡雪岩,他成就了徽商发展史上的最大一个传奇。这个贫寒出身的钱庄学徒,白手起家,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借助官场力量,经营银号,贩运粮食与丝,开设典当行,终成一代巨贾。1874年,胡雪岩在杭州创办了胡庆余堂国药号。他治店先树商业信誉,在营业大厅里挂有两块匾,对内要求"戒欺",对外宣布"真不二价"。胡庆余堂说到做到,有些药缺味宁可不制;为制急救药品"紫雪丹",更不惜工本,特别锻制了银锅、金铲。靠着诚信,胡庆余堂在民间赢得"江南药王"的美誉,与北京的"同仁堂国药号相提并论。130年过去了,"胡庆余堂"的名号至今饮誉大江南北。
    令人遗憾的是,徽商诚信的传统如今在安徽一些地区并没有得到发扬光大,安徽局部地区甚至成了造假产品的重灾区,严重影响了安徽的整体形象。合肥市市长郭万清在一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合肥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几年的整顿虽已有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表现在市场生态环境不佳,信用缺失。"因对这种状况,安徽省提出了要建设"信用安徽"的战略,全力推进信用建设,塑造区域品牌。
  做十年品牌靠产品 塑百年品牌靠文化
    徽商之所以能领数百年风骚,文化起了关键性的因素。
    徽州被称为"东南邹鲁",文化风气极盛,"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商人而有文化精神,这在徽商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重教兴学是徽商的一种风尚,他们在致富以后,往往捐资助学,兴建书院。这种风尚历经几百年,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些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大多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筹算。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把握商机,在商海竞争中技高一筹,这是徽商异于其他商帮之处,是徽商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徽商被称为"儒商","贾而好儒"是徽商的共同特点。这些商人以儒道经商,在商业活动中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有着正确的义利观。他们的这种经营思想体现了徽商精神:一是以义为先,重义轻利;二是重承诺,崇信誉;三是诚实经商,童叟无欺。四是货真价实,讲求质量。休宁商人刘淮在嘉湖一带购囤粮食,一年发生大灾,有人劝他乘机抬价牟利。他却说能让百姓渡过灾荒,才是大利。于是他将囤聚之粮减价售出,还设粥棚"以食饥民",赢得一方百姓的赞誉和信任,后来的生意自然也日渐兴隆。
    正是在这种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徽商把商业信誉和品牌看成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往往集毕生之力来塑造品牌,像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商业信誉,这样在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百年"老字号"也就不足为奇了。清代中叶,徽商胡荣命在江西经商50余年,他开设的是名牌店,远近闻名。晚年他罢业还乡,有人要出重金租其店名,他断然拒绝了:"彼果诚实,何藉吾名也"。
    安徽省的一位经济界人士指出,安徽近些年也创出一些知名品牌和企业,但是企业只重视产品本身的开发和市场的推广,往往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就造成众多企业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红火一阵就悄无声息了。文化竞争力是企业和品牌最终和最深层的竞争力,百年品牌的建设要靠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这就是徽商给我们的启示。
    新徽商:要突破"红顶"情结 要把企业家当终身职业
    清代中叶以后,称雄三四百年的徽商无可挽回地衰落了。关于衰落的原因,研究徽商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众多不同的原因。但是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徽商在末期过分地依靠政治权力,丧失了早期的开拓性和适应性。胡雪岩就是一个极致。他因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而被以军功赏加布政使衔,以二品文官顶戴红珊瑚,他由商而官,亦官亦商,成为当时全国的头号官商,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
    徽商的发展与权力的支持密不可分,尤其是盐商的巨额财富主要来自政府特许下的垄断式贸易。他们只要在官场上打点好一切,就可以获得巨额利润,这种状况造成徽商对官场的过分迷恋,而失去对近代商业的追求和探索。道光年间,清政府先后在两淮将纲运制改成票盐法,原来官商一体的包销制被打破,盐商难逃厄运。继盐商败落之后,典当业也因"左宗棠增质铺"而"几败"。茶商也一连"亏耗不可胜数",徽商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最后的衰落。
    令人担忧的是,企业家迷恋"红顶"的现象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安徽省一些地区"官商"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皖北一些企业负责人曾在地方党政部门兼任主要职务,芜湖市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一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状况目前经过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整治而紧急刹车,但是专家们担心,"企而优则仕"的红顶情结已经深入到某些企业家的心里,"官商"现象若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机会,就会再度发芽。
    众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从短期看,因为是权力和经济的结合,"红顶"企业可能会暂时得利。但是要做百年品牌,这些"红顶"企业是担负不起这个重任的。"红顶"企业是在市场经济和法制不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是过渡时期的产物。从长远看,这些企业在权力的"庇护"下,因失去创新能力、发展动力以及竞争力,最终只能是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徽商的没落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安徽省提出了重振徽商的口号,重担落在了新徽商的身上。社会各界企盼新徽商能够突破"红顶"情结,把企业家真正作为终身的职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徽商的诚信的优良传统,真正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塑造新的"百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