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香港新一代船王桂四海
发布:2010-06-06 17:21:30 浏览:1355

新徽商--香港新一代船王桂四海

    在香港最高建筑物、世界第三高楼的88层国际金融中心二期21楼内,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站在办公室内面向维多利亚港的落地玻璃前,一边欣赏着雨后的维多利亚港美景,一边在思忖着什么。他就是纵横四海、扬帆远航的香港远航集团的掌舵人、香港三大船东之一的桂四海,也有人尊称他为香港“新船王”。
  “名”副其实  当记者接过桂四海递过来的名片时,随口问了他一句名字是不是后来改的。桂四海笑了笑,乡音未改的他带有较重的桐城口音说:“别人老以为我是后来改的名字,其实名字根本没改,一出生下来父母起的就是这个名字,命中注定我一生要与大海打交道!”
  桂四海,1950年出生在安徽桐城市青草镇,从百年名校桐城中学高中毕业后,先是回家务农,1970年幸运地被招工到马鞍山当木工,1972年因能力突出被推荐到安徽大学外语系学习。从农家子弟,到一名工人,再到一名大学生,桂四海称他这是实现了“三级跳”。
  1975年,25岁前从未见过大海的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做了一名船员,从此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4年后,他被送往北京深造,而后到北京一知名远洋公司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桂四海被派到香港一家大型船务公司。上世纪90年代初,当下海还不为老百姓所熟知时,不惑之年的桂四海选择了离开公司,靠不足10万港币白手起家创业,从事远航业,继续与大海打交道。
  “现在想想四海这个名字还真适合我,以前当船员时是四海漂泊、四海为家,如今自己从事远洋运输,船队是四海通达、四海纵横,名字是真起对了!”桂四海说。
  创下百亿“财富神话”
  1990年,当桂四海离开国企闯天下时,他的家产不足十万港币,太太的月薪只有2000多元港币。桂四海说,“商人的命运系于国运”,在看到国运开始昌盛的同时,从1993年底到1996年,他先后买了6条船。然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桂四海也遇到了很大压力,最终,他不仅靠人格力量和有效“经营”赢得了银行信任,度过危机,果断出手又订了5条新船,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正当许多人为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而沉沦时,凭借自己对国情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桂四海敏锐地觉察到随着中国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将更多地需求国际货物包括矿石等,而这意味着“船是奇货可居”,航运复苏的时代即将来临。于是他频频“出手”,在2002年末至2004年的短短时间内连续购买了8条新船,同时把产业从海上发展到岸上,在天津、广州等地投资建设了码头、船坞等。
  有人说,桂四海买船像买一件衣服一样简单快捷,桂四海却说看准了的东西就要果断地去干。正是靠着敏锐和果敢,桂四海的远航事业实现了“滚雪球”式发展,如今船队运力近200万吨,规模跃居香港三大船东之一,资产总额已从当年的不足10万起家发展到如今逾100亿。
  最乐意回报故里
  香港是桂四海的“大本营”,但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个安徽人,“安徽是我的家乡,是安徽的根,徽商的本,香港的地,成就了我今天的远航梦。”桂四海深情地说,投资家乡,回报故里是他最乐意做的事,他也愿意为家乡做点实事。
  成为香港“船王”后,桂四海没有忘记家乡的发展。他先后在安徽投资了航运、房地产、五星级酒店等多个项目,投资额达20多亿元,在今年5月份的徽商大会上,他已答应投资20亿元在安庆建设港口、码头。桂四海告诉记者,在今年徽商大会期间的徽商论坛上,他曾向王金山省长承诺:将把在家乡投资兴业产生的效益全部放在家乡,继续投资,滚动发展,不从家乡拿走一分钱。
  作为现代徽商中的佼佼者,桂四海希望安徽能产生出千千万万个新徽商,成为新徽商大军,让新徽商成为新时代的商界“奇葩”。
  从“移民潮”到“回归潮”
  桂四海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来到香港,因此他见证了香港20多年的发展变迁。谈到香港回归祖国十年的变化时,他说,回归之前有很多香港人担心香港回归后可能要乱,纷纷移民到美国等地,但这几年出现了“回归潮”现象,很多移民国外的人又回来了,因为他们担心的香港会乱的问题并没有出现,香港反而越来越好。(安雨、刘建昌香港报道)
责任编辑:叶文榜